
(老宅。摄于安徽桐城孔城古镇倪府旧居)
“戒烟”玄机
清代某中堂(一品官,被授予大学士者方可称中堂)平生最痛恨吸食鸦片者,此项好恶满朝皆知。他为了几个孙子读书,用心在翰林院选了一位新进翰林作为授课教师。中堂觉得此翰林人品方正,学养淳厚。新翰林到中堂府上数月,中堂留心观察其学问操守果然不差,甚觉满意。宾主相处极融洽。中堂心情大悦,庆幸为诸孙得一良师。
一日,翰林独坐书斋整理私物。他见旁边无人,便将藏在箱底的一套鸦片烟具取出擦拭。不巧,中堂散步自外进入屋内。翰林急忙掩藏已然不及,中堂瞧见。
二人坐定,中堂闲谈几句后,便述及吸鸦片之害。新翰林悚然屏息,侧耳聆教。良久,翰林忽然起身,满面涕泗对中堂说:“本人不肖,有辱师体难为师表,无颜教授府上几位少君子。我年少时偶得疾病,百药不灵。有人劝以鸦片一试。当时本人年幼无知,贸然听从,遂沉溺于此,吸食至今已十年有馀。今闻中堂教诲,如梦方醒。此十年实在苟活于世。自今日起,定当痛绝之,再不沾鸦片丝毫。”言罢垂手立站。静候中堂发落。
中堂听完,深感其意诚。动容之馀,内心反倒有些不安。遂徐徐安慰道:“你既因病吸烟,即刻戒掉大可不必,万一致旧病复发,则又得不偿失。你立志戒烟,不妨徐图之,慢慢来吧。”
翰林答:“不然,改过贵在勇猛决断。以前本人不知此害,今聆中堂要言,此不良恶习须臾不可掩留。圣人言朝闻道夕可死,不正说的是我即使戒烟致旧病复发而死,亦胜于吸烟而生吗?”说完,他当着中堂的面,将箱子中烟具烟膏倾尽取出,于院中全部销毁。
中堂感慨万千。大服其进取之猛,改过之速,深叹为生平所未见。此后愈加器重这位翰林。逢京察(清代对京官三年一考核,称京察),此翰林保列一等,得职守优异评价,不久擢升外省大吏,自此腾达。
其实,这位翰林压根儿就没吸过鸦片。
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